給幼兒/成人的鋼琴、小提琴課程
沒有音樂基礎可以學小提琴嗎?
如何才能學會看譜?
演奏和彈奏有什麼不同嗎?
會彈樂器等於學音樂嗎?
為什麼大家都說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?
歡迎來到音樂的世界,
在音樂訓練中,
培育五感感受力,
以及不凡的精神與品格。
台北市立大學音樂學系碩士
-
十七年的教學經驗
-
曾任教於山葉鋼琴、私人音樂教室長達七年
-
新北市國中藝術與人文代課老師
-
新北市幼稚園音樂老師
-
台北市國小音樂代理老師
-
輔導升學、檢定、比賽
-
擅長融合教育、教具教材研發、教材活用
-
課程亮點:
【趣味性】:
小提琴是公認最難的樂器之一,孟孟老師的課程安排,能讓初學者無痛入門~
【專業度】:
紮實的基本功訓練,一環扣著一環的分階鍛鍊,打下堅固且深厚的基礎。
【穩定性】:
定期舉辦音樂會,讓學生充滿目標與學習動力。
【創造性】:
擅長自製教具與教材、製作樂譜與伴奏影片,搭配沉浸式的教學方式,啟發學生更多創造力。
【彈性】:
隨時依照學生身心與認知彈性調整課程進度。
-
課程內容:
鋼琴、小提琴一對一個別客製課程
小提琴、鋼琴團體班
-
課程對象:
學齡前3-6歲幼兒、小學、國中、高中至成人以上皆可報名
最新文章
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
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
如何學會視譜?
音樂本身是一種語言,樂譜就像文字。視譜不只要會看音符,譜上所有的符號都是專業術語組合而成,因此視譜指的是:演奏者將作曲家欲表達的故事或對話,完整地表達出來。
視譜是一個涵蓋了視覺、聽覺、動覺的多元感官動作,從聲音的空間對應到樂譜空間,再執行到對應的琴鍵或小提琴的把位上,這三方是互相牽連的,因此視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,蘊含了許多技能在裏頭。
因此,初學者若能掌握樂譜上的基本符號,便能較為容易將符號對應到鍵盤上,並且連結樂器所產生的音高,建立音感。以此論點,所有樂器的啟蒙課程是最重要的。
假若您已學了一段時間,但對於符號、鍵盤、聲音等概念有點混亂,建議您花點時間從新建立這三個感官動作,從符號、空間、聲音、具體位置來釐清楚視譜的運動方向。當能掌握這三者,持續練習,能內化成為自己熟悉的語言,樂譜其實就是一種音樂人用來向外界溝通的語言。
如何有效練琴?
練琴不是時間長就是好,而是要練『對』才有效果!因此學琴的進度不是越快就是越好,而是要正確、不走冤枉路,才是真正的進度快!
怎麼樣能練對?
能找到好的老師帶領是一種福氣,跟好老師的腳步,隨時檢驗自己的狀態,用錄影錄音的方式檢驗自己是否正確,透過計時,讓自己清楚練習過程,也能減輕練習負擔。家人的陪伴與支持等,這些都能幫助我們減輕練習的困難度。
用心練琴,重質不重量,練對就是最有效的練琴方式。
要花多少時間練琴才有效果?
如果練習的方式正確,練習10分鐘也會有進展!倘若練習方式不正確,練越久反而越糟糕,因為練成了‘’壞習慣‘’後就很難改掉了!因此,練習方法還是最重要的!
然而依每個人的程度與需求,練習的時間長度也會不同;時間充裕要懂得安排,時間零碎則要重點式練習!最怕沒有意識,整首從頭彈到尾,注重「次數」多過「解決問題」,這樣的練習方式,是最沒有效果的,因為練琴若沒辦法解決問題,不但白忙一場,可能還會累積更多壞習慣,導致新的問題產生。
初學者要養成練琴習慣,使用正確的練習方式,練多就能更熟練;但若是還沒掌握到練習方式則不建議練太久,應該穩定持續上課,不隨意請假,讓老師能夠協助自己如何正確練習。
另外,有演奏需求的學生,更要特別鍛鍊體力,一場音樂會拉下來,最少也要30分到一小時,練琴的時間自然要拉長,才能鍛鍊專注力與體力~
綜合上述,每個人要依照自己當下的狀態,幫自己安排最合適的練習時間,配合老師的方法,並讓老師評估學習者的狀況以及目標來制定自己的學習作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