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學小提琴需知的15個秘訣

【練習與習慣養成篇 Tips9-10持琴與握弓、小提琴的發聲方法】


★小提琴發聲有三個要件:音高、音量、音色。這三個要件分別由左右手交互作用產生。

而音色的好壞會跟琴的構造、左手揉弦、運指角度⋯等有關,但在這裡,我們專注在琴弓(右手)的探討上。


★運弓發聲的方法是:透過拉奏琴弦產生振動。

運弓原理很大部分跟弦的振動方向有關聯,也就是物理學家漢姆赫茲發現的《Helmholtz motion》。


💡但是給弓的重量與速度才是重點!這與槓桿原理有關,藉由琴弓與右手的自然重力來運弓,即所謂的「重力運弓」,因為弓不應該是用力抓死的!因此一定要理解弦的振動方向,運弓時才能不去跟弦對抗,白白浪費力氣。

而運弓要穩定,持琴的方式一定要正確,因此持琴與握弓兩者相輔相成。


★持琴的原則為:在鎖骨與下頜骨找到正確的支點後,就能輕鬆地將琴HOLD住。

只要找到這個支點,琴就能被我們掌控。但一定要切記!琴不是被我們夾死的!琴是活的,能彈性調整,才能達成我們要的音色。


★握弓的方式有很多派,不論哪一派,都有個共同點,就是:中指與大拇指為握弓時的支點!其餘手指微彎自然垂放!小指在弓根時能起到平衡作用,因此小指一定要站好!

初學者最常犯的是:大拇指跟小指因為過於用力而塌陷!

我們可以藉由其他教具矯正!例如利用三角鉛筆✏️,練習自然地握弓方法!


★至於運弓的分配、弓壓、弓速的拿捏,對孟孟老師來說,可說是最難的藝術,多一分少一分都是不同的表情。運弓的感覺就好像拿著畫筆繪畫,跟著毛流畫出心中的風景。弓毛是我們的的延伸~

右手給的壓力與速度,會決定運弓的音色!


✶而這也是小提琴吸引孟孟老師的地方,孟孟老師第一次聽到小提琴演奏曲的時後,非常驚訝的地方是:為什麼同一把琴,不同人拉,聲音能差這麼多???這也是讓孟孟老師決定從主修鋼琴轉為主修小提琴的原因。


💡原來只要你掌握給弓的壓力與速度,就能拉出心中想要的聲音。


✍🏻原子習慣提的:「每天都進步1%,一年後,你會進步37倍;你的一點小改變、一個好習慣,將會產生複利效應,如滾雪球般,為你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!。」


▪️只要你掌握了運弓的方法,你就會發現小提琴迷人的地方!


🎵經過了十五年,孟孟老師找到很有效率的握弓方法,透過有效的方法,持續累積,一點小改變,也能帶來豐碩成果。

相信我,學小提琴可以很快樂的!


Comments


Follow

  • Facebook

Contact

Address

Taipei City, Taiwan

©2017 BY 孟孟老師音樂工作坊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